店群玩家分2种,一种是玩店群,一种是被店群玩。
不赚钱的时候,就是被店群玩。
赚钱的时候,就是在玩店群。
不接受反驳,哈哈。
01一开始买课,是买技术,买的就是教程本身。
就像学习用电脑控制挖掘机炒菜一样,这是一门技术,是需要学习的。
02后来,买的是愿意为这个价位付费的群成员。
第一次比较贵的知识付费应该是5000元,那个时候刚出苹果4,课程我是什么都没学会,但是带了几次改变。
A,群里有一个大哥加我,聊完我才知道,大哥完全不是这个行业的,而且已经40多岁了,比我大出一个12生肖还多…
大哥说,我打字用的智能ABC,打字很慢,还有很多错别字,你电话多少,咱们语音交流一下。
我并不情愿,我害羞,墨迹了1个小时,我把电话给了他。
5分钟没等来大哥的电话,等来一条10086充值100元话费的短信。
紧跟着,电话进来了。
聊了90多分钟...
我只记得对我来说让我很诧异的几个点。
·我不是来学技术的。
·我想融入互联网,我想进入这个圈子,来到这个行业。
·我挨个给你们打电话,交朋友,请教问题。
·我有很多传统行业的经验、资源、货源。
这个事情一直影响我很久,花5000来不学习,进来纯唠嗑?
后来很多次低谷和转折也基本上是临摹大哥的做法…
很多朋友一直到现在都有联系。
B,群里还和群内的朋友有很多的深度交流学习,更有很多深度合作。
C,5000元也是一个节点,从那以后,基本上很少参加低于5000的了…
这里面也有个惯性的误区,就是潜意识里面低于5000的都是水货。其实不是这样的,也有很多99就很有价值的,看问题不在非黑即白,多个视角切换是有很多异样光芒的。
03现在,买的基本上是焦虑。
年纪大了,不能像以前那么熬了。
但是还是要关注行业的动态。
这有点像以前的一个知识盲区---梦幻西游。
虽然我不玩这个游戏,但是身边的小伙伴当年那都是人手N个账号的玩家。
原来我以为,我们长大了,不玩了。梦幻西游也就不火了。
直到有一天,我听小伙伴说,他同学搞了个游戏工作室1年的时间开上了他梦寐以求的雅迪…
我才恍然大悟,哦,我们老了,退出了。
新玩家又进来了。
每一个人的圈子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如果不出圈,就永远没有新东西。
每年都有新玩家加入店群这个行业,
每年都有大佬蜻蜓点水式的浮出水面,
好不容易,他下定决心要佛度有缘人一下…
为什么要错过这个缘分呢。
万一,某一句话让他说者无心,被你听着有意了呢?
黑科技,都是钻研的人研究出来的。
能被称一声大佬,那必有过人之处。
为什么焦虑呢?
·规则的变化
·玩法的升级和更新
·大规模的优秀大佬的崛起
每一次说哇塞,很少有技术性的东西,10次9次都不是技术。
每一次被想象力以外的事情震撼到,都是降维打击。
当然,现在缓解焦虑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了。
声明:我说的都是错的。
淘客们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