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微信小程序上线已经四个多月了。不少潮人们已经第一时间尝试了这个微信的又一力作,当人们使用了了第一批推出的小程序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各抒己见:有的人吵着要把手机里的APP全部卸载;而业内的各路人马也都跃跃欲试,想着借助小程序壮大自身,来搞一些流量和商业的新模式……那么,小程序--这个互联网的新产物到底想要什么,又能做什么?
小程序想要什么

距微信小程序上线已经四个多月了。不少潮人们已经第一时间尝试了这个微信的又一力作,当人们使用了了第一批推出的小程序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各抒己见:有的人吵着要把手机里的APP全部卸载;而业内的各路人马也都跃跃欲试,想着借助小程序壮大自身,来搞一些流量和商业的新模式……那么,小程序--这个互联网的新产物到底想要什么,又能做什么?
早在小程序正式上线之前,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就曾经透露过“小程序是要实现应用无处不在、即用即走。”这个消息一经发布,业内人士就敏锐的感觉到这将会颠覆旧的APP应用市场。据有关部门统计,仅苹果APP Store在2016年的收益就达到280亿美元,而开发者们更是从中分到200亿美元之多。
技术的不断创新颠覆了传统的行业模式,这就意味着一大批旧的商业型态即将面临着洗牌甚至是被淘汰。所以自小程序诞生以来,互联网行业中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不过,微信自身却似乎并没有准备在互联网行业搅动漫天风雨,也可以说它的野心不在这里。
▲张小龙
张小龙在介绍小程序真正功能时举了两个例子,两个线下连接场景:一是公交车站扫码获知汽车到站时间;二是汽车站扫码购票。
记者采访了微信开发团队的KINT,KINT表示,这两个场景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弱连接,用户再下一次使用可能就已经是一个星期以后或者是一个月以后;第二个特点是与线下的紧密连接。
微信对小程序的设定是禁止推送,也禁止朋友圈分享。对此微信团队解释,这背后的潜台词是:当用户想不起来你是谁,你在哪儿的时候,拜托你不要出现。
那么微信这次研发、推广小程序,到底想要干嘛?
马化腾对未来互联网的一个描述便是“连接一起”,微信以及小程序,显然也是紧扣这个主题的。
在这个互联网无处不在的社会中,连接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商业方面都已经有成熟的产品和服务,但连接人和物品却还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产品或服务。没有被电子化的物品怎么与电子化物品连接?最简单和方便的入口便是二维码,而小程序就是要做彼此之间的连接。
用户能得到什么?
9日凌晨也就是小程序发布当日,不少微信资深用户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被邀请进多个新聊天群,原来是小程序来了。
与玩转多年的互联网法则不同,小程序人为设置了线上导流的限制,用户只能通过线下扫码、搜索或朋友点对点、群分享。
有些用户使用后表示,这和之前的软件并没什么不同呀!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首先是“乞丐版手机”的福音,16G内存空间的用户“得救”了。来自爱范儿的评测员这样说,最开始是一些使用频率不高的APP用户可以考虑卸载,以节省手机存储空间。但对于被用户高频率使用的APP,能否被替代还有待观察。
目前,去哪儿、携程、摩拜单车等APP都做了自己的首批小程序。经测试发现,这些小程序功能都有所“缩水”,并不能完全替代APP。
不过,这些问题并不是小程序本身的Bug,而是这些APP及其背后的企业有意为之。毕竟,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争流量的时代,谁也不想把自己的入口拱手相送。但是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小程序的到来,显然用户们又多了一个可考虑渠道或者入口。
业界能干什么
但在业界,小程序却是一个值得我们关心的创新型产品。
现在看来,一些订餐、旅行、出行等服务类的APP都在急着上线小程序。但是,目前的小程序没有粉丝逻辑、没有群发、没有应用排序,也没有收藏,只有浏览记录,这对用户确实便捷,但对众多依靠微信生态生存的小企业和商家而言,就有些鸡肋了。
就目前情况来看,小程序暂时只能是人有我有的状态。
而对于线上而言,微信团队目标明确,小程序更侧重于低频应用,特别是工具类应用。从这个角度看,小程序更像是服务号的升级版,也就是连接内容以外的东西。
小程序出现后,所受影响最直接的莫过于应用开发。中移互联网公司MM市场负责人说,过去随着APP发展起来的程序外包企业成批产生,小程序将改变这个行业规则,当然也会带来新一波高峰,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生态迎来新一波的巨大变化。
目前,苹果APP Store并不像安卓那样支持将小程序直接固定桌面。预计短时间内,IOS生态下的APP开发者所受影响应该还不会太大,而安卓生态无疑将发生较大改变。
更大的变化来自线下,正如张小龙描述的,小程序的目标是做线下弱连接的入口。业内预计,线下商家短期可以降低获客和开发成本,但是要将自己的渠道放在另一家渠道商手里,也是一个让他们两难的选择。
由于7亿活跃用户加持,小程序无论未来走向何方,业界势必都会掀起一场新的风暴。业内人士称,关注线下和弱连接,表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从疯狂走向理性,行业将会越来越关注细微应用和服务,从过去的高频刚需竞争转向低频刚需竞争。
淘客们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