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依然来分享一位合作伙伴的店群坎坷之路。
店群模式,诞生于淘宝,由于玩法过于粗暴简单,利润也够高,吸引着大量玩家入驻。毕竟走的是偏门,结果大家也都知道,遭到了平台的严打。不过这种模式却在其它平台悄悄传开。
广为人知的便是拼多多店群与京东店群。
由于技术的升级,无货源店铺与传统店铺完美融为一体,在京东最为盛兴。


当时一家京东无货源店铺的月利润可以达到3w,于是各路人马齐聚一堂,朱总便是其中的一员。
从实体行业转型到京东店群的朱总,凭借资金的实力,抢占先机,一次性注册了五家店铺开始操作,半年的时间便量化到十家,当时总体投资下来大概将近一百万左右。
不过好景不长,19年平台便开始进行了严打,先是类目关停,再是阈值下调,接着出现一个蜜汁操作,“关联店铺事项”,最后见效果不明显,干脆直接放大招,不满条件的店铺无法续签。
朱总当时十家店铺,只有两家可以进行续签,无奈之下将目光转向了天猫。于是网上各种搜罗资料,咨询,万事俱备只欠店铺。
30w入手了一个乐器、家居、厨具多类目的店铺,朱总认为乐器是冷门,竞争力低。大概一周后,他朋友也入手一家同样的店铺,却花费了33w。
配备好运营人员之后便开始了操作,一个月时间过去店铺依然没有起色,心急如焚之下四处求医,未果。
无奈之下做起了直通车,不过由于店铺产品太多,只能捡数据比较不错的产品烧车,慢慢店铺有了好转,但是烧的力度也加大了。一个月下来,营业额做到了30w,而直通车却花费了十万左右,不赚反赔。
怎么办,那就S单吧,也许是S的力度太大,也许是对接的人不靠谱,被检测到了,扣了12分,罚了一万块钱。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朱总正气氛扣分的事情,店铺又传来噩耗,一名顾客将其店铺投诉至工商局,理由是售假。筛查了一遍产品才发现,其中乐器类的产品,由于采集时候没注意,将大品牌的产品上传并且信息没有处理干净,这下真是有口莫辩了。
当时产品售价是六千左右,按照一赔十的比例,罚款六万,后来找到我,问有没有办法处理这种事情,我也只能摊摊手表示无能为力。
心灰意冷之下准备处理店铺,结果原本30w的店铺,拱手相让都没有人要,真的是欲哭无泪。
之后大家也就知道了,既然是合作伙伴,当然是找到我,进行了合作,开始了系统化的学习。当然是从新入手了一个店铺,家居、厨具、绿植几个类目组合的店铺,价格也不低,将近四十万。之前的店铺通过一些特殊渠道处理掉了。
没有跌过低谷,就无法达到高峰,现在这个店,经过一个月的运营,单日营业额也基本稳定在1.5w到2w之间,利润是30%,按照朱总的打算,是将手中仅剩的京东店处理掉,量化天猫,专心去做。
当然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过整篇文章下来,没有实质性内容,下面的就跟大家分享一些干货内容,就是怎么去S单,也是为了拉店铺动销,店群的术语叫一拖六
其实操作并不难,正在做店群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第一步,天猫店群单类目产品采集上限阈值减500SKU。
第二步,日均访客过600,在店铺装修内做精细化分类,精细化到1小类6个链接。
第三步,破600访客当天操作50%动销,例如阈值3000,其实2500个产品,操作1250除6,也就是208单。
第四步,第二天破剩余的50%动销,第三天破全部剩余。
第五步,第三天破万过零点,技术上下架一次,三天内必爆十倍。
这是女一拖六的玩法,至于朱总出现的售假问题,这就需要大家在采集产品的时候注意注意再注意,尽量避开一些大品牌店。
上传之后用小鸭进行排查,每天都进行筛查,毕竟店铺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淘客们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