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行业兴起的初期,十个人之中至少九个人会网上购物,
而另外一个可能是年龄只有几十岁的娃,算潜在顾客,
在那时候不得不承认开网店赚钱是真的简单。可以说买家的消费行为决定了卖家的经营模式。
所有的人都认为,开网店真的挣钱,然而近几年,很多在电商行业兢兢业业,辛苦奋斗的商家却说:啥钱都没赚到。
听起来很扎心,但是却充满了无奈。
也许外行人会感到奇怪,买家消费行为并没有发生改变,甚至可以说越来越依赖网上购物,然而为什么却说开网店没钱挣呢?
之前的因为实体房租贵,所以很多人转战电商,比较看好这个红利,毕竟运营起来花费少,挣得多。
那时候做网店,80%都是赚钱的。然而现在,却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场面,头部卖家越挣越多,中小卖家,越挣越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开网店需要钱,中小卖家为了和大卖家争抢流量,必然会走向S单的道路,但是这件事本身就很尴尬,由于平台对这方面把控极为严格,于是中小卖家就面临着不S会死,S了等死。
当然胆子小的商家不敢这样玩,那么就只能开直通车,开车的前提就是得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撑才能持续获得流量。
所以中小卖家怎么和头部卖家竞争,最后只能卖店走人。然后有人接盘,接着循环,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感叹电商不好做。


其实不是电商不好做了,只是传统电商不好做了,一条路行不通的时候就要换个思路。
这不就有网友提出可以尝试一下电商无货源模式,这是网友提供的自己一家天猫店,操作无货源模式一个月的盈利情况
无货源模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采集各大电商平台的销量爆款产品上传到自己店铺加价出售,从而赚取差价利润。
先不要着急判断这种办法是否可行,既然别人一个月可以做出这么高的营业额,那么必然有它的优势。
其实这要从流量分配说起了,做电商流量大了,转化才会高,无论是S单开始开车,都是奔着流量去的,而无货源模式获取流量的方式,便是利用了人群标签这一点。
每个网上购物的顾客,平台都会给它贴上一个标签,这也就是手淘首页猜你喜欢的依据。
然而在平台的流量中,将近80%的顾客是没有精准的标签的,于是这些流量会导入产品多的店铺,进行洗牌,贴标签。
而无货源模式的店铺,产品会高达几千甚至是上万,于是这些泛粉就被导入到这些店铺,那么流量来了,还愁没有转化吗。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无货源店铺动态评分低,单个产品销量低,但是整体的营业额高的原因。
所以身为天猫中小卖家的朋友,与其铺天盖地的往平台交钱,不如利用平台规则进行弯道超车,它不香吗。
淘客们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