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豆壳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
【性味】刀豆味苦、辛,性寒。有毒。
《生草药性备要》:“味辛,性平,有毒。”
《南宁市药物志》:“苦、寒。”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微辛,寒。”
【归经】归肺、肝、肾经。
功效主治
【功效】理气类中药刀豆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主治】肺热咳嗽,百日咳,咽喉肿痛,瘰疬,痈肿疮毒,麻风,梅毒,风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生草药性备要》:“消热毒疮。手指生狗皮头,可撕皮扎之。”
《岭南采药录》:“叶和盐捣烂外敷,能去皮肤红黑瘀血,拔毒消肿。”
《南宁市药物志》:“杀虫解毒,消肿止痛,清热泻下。治麻风,梅毒,痈疮,无名肿毒,风湿痛,肺痨,痧气,百日咳,痢症。”
《广西中药志》:“叶,捣烂加油敷跌打、痈肿。无油令起泡。”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蛇虫咬伤,小儿头疮。”
《全国中草药汇编》:“叶,外用治急性乳腺炎、蜂窝织炎。”
《广西民族药简编》:“叶加黄糖煎服,治小便不利(壮);水煎洗患处,治小儿头疮、湿疹(壮);全草水煎服,治百日咳(侗);水煎浓,加芝麻粉服,可堕胎(侗);捣烂敷患处,治骨折(苗)。”
1、温中下气
刀豆味甘性温,入胃肾二经。《本草纲目》载刀豆“温中下气,利肠胃,止呃逆,益肾补元。”故常用治虚寒型呃逆、呕吐、腹胀等症。
2、益肾补元
腰为肾府,肾主骨髓,肾精亏虚,骨髓不充,肾虚腰痛,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反复发作,久久不愈。《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诸病源候论·腰背痛差候》:“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刀豆味甘性温,温肾助阳,用于肾虚腰痛者颇有效益,故《本草纲目》曰刀豆“益肾补元”。正见于此。
3、祛痰平喘
痰浊内伏,为喘之宿根。常因寒邪伤肺,肺气不宣,喘咳气逆,凝液成痰,痰多稀薄色白。《灵枢·五阅五使篇》:“肺病者,喘息鼻张。”《灵枢。本脏篇》:“肺高则上气肩息。”刀豆入肾经,温可散寒,纳气而平喘。
4、行气止痛
刀豆温肾助阳,补益脾胃,可用于肝阳不足所致胁腹胀痛,及肝肾不足痛经等证。
用法用量
内服:9—15克,煎服。外用:烧存性研末撒。
刀豆的药理作用
刀豆壳.jpg
1、免疫
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刀豆蛋白A(Con A)和美洲商陆(PWM)称为T细胞促有丝分裂素。洋刀豆血球凝集素是PHA的一种。PHA和Con A能引起人淋巴细胞受刺激而转化为淋巴母细胞。采用PHA或ConA刺激,观察淋巴母细胞的形成,作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其淋转率为测定T细胞功能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因此,刀豆具有促进T细胞功能的作用。
2、抗肿瘤
洋刀豆血球凝集素和PHA可凝集腹水型淋巴瘤细胞,使肿瘤细胞恢复到正常细胞的生长状态。因此,刀豆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临床应用】
1、治疗呃逆,呕吐和食欲不振。
2、治疗化疗、放疗后恶心欲吐,不思进食。
3、治疗妊娠反应,呃逆、恶心欲吐。
淘客们博客